台灣來源所得(二)標準化軟體
隨著時代的演變,虛擬經濟對生活的影響已經不亞於實體經濟,對虛擬經濟的課稅問題也日趨複雜。接下來討論幾個對虛擬經濟課稅的重要概念。
標準化軟體
關於標準化軟體的解釋令公佈於1997年,當時主要處理的案例是Microsoft Office之類的辦公文書處理軟體。
因網路速度提升而產生的扣繳問題
早年因網際網路速度太慢,讓使用者透過網路下載這類大型軟體並不可行,因此國外軟體公司通常製作盒裝磁碟片或光碟片,再透過台灣經銷商販售。台灣使用者跟經銷商買這些辦公文書軟體光碟片時,跟買一般的辦公桌椅等實體商品沒什麼不一樣,一手付錢、一手拿發票,發票只要記得打統編,沒有什麼扣繳的問題。
但網路速度持續提升,使得愈來愈多大型軟體可以透過網路下載,不再需要製作實體光碟片。台灣公司不一定需要透過經銷商,也可以直接透過網路向國外軟體公司購買、付費。此時,台灣公司付款給國外軟體公司時,就產生了扣繳的問題。
1997年的標準化軟體
從「標準化軟體」這個解釋令主旨可以看出,當時想區分的是「標準化」與「客製化」兩種不同軟體的課稅問題。簡單的結論就是,「標準化」的軟體可以比照一般實體貨物進口,台灣公司付給外國公司的貨款不需要扣繳;而「客製化」的軟體則仍然要扣繳。
今日的標準化軟體
但時至今日,虛擬經濟的內容已經千變萬化,不是只有區分為「標準化」與「客製化」那麼簡單。事實上,我們今天常用的線上服務,例如Uber、Agoda等等,早已超出1999年的想像。如果按當時的標準,這些線上服務當然是標準化、也當然是軟體,那就全部不用扣繳嗎?當然不是的,因此後來又出現了「電子勞務」的概念。
⚠ 免責聲明
本文所提供之建議、評論、分析或其他工作成果係基於現行法規所提供。現行法規未來可能改變,且主管機關之個案解釋亦可能不同,甚或回溯生效。未來如有法規改變、發佈新的解釋函令、或有不同之個案解釋,本所並無義務通知上述改變,以及對本案所提之建議、評論、分析或其他工作成果之影響。本文僅供參考。未事先經作者書面同意, 任何人不得以本文所載之建議、評論、分析或其他資訊作為商業或其他決定之依據。任何第三人不得以曾閱覽本文為由,向本所主張任何權利(不論係以契約、損害賠償或其他法律關係為基礎)。